抗疫先锋|温暖底色 情洒一线——记上海开放大学增援抗疫一线干部王松华同志

党委组织部供稿 2022-05-10

  非学历教育部部长、党支部书记王松华同志是我校第一批下沉在抗疫一线的干部,距4月16日接到征调令下沉在浦东新区高东镇永新村抗疫一线已近一个月,并将持续奋战到底。他虽年过半百,却依旧闯劲十足,从报到起,在条件简陋的村委办公室中,一张简易行军床、一床薄薄的被褥开启了他不知疲惫的抗疫支援。


  用脚步丈量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王松华同志来到永新村报到后,迅速熟悉村居情况,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他发现永新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比多,村民居住分散,群租现象严重,管理起来难度较大,有的房子被分割成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房间,即使用高音喇叭通知住户下楼检测他们都听不到。为了确保每日3690名村民抗原检测的应检尽检,他每天六点不到就要起床,和村委干部兵分两路,徒步挨家挨户为村民按户发放抗原检测盒,在村民完成检测后再逐户检查检测结果并对试剂进行规范回收。他特别感慨地说:“作为党员干部这个时候不冲在前,谈何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只有实实在在地把抗疫工作做实做细,动态清零的目标才能够如期完成。”


 

  在村里开展“啄木鸟”行动以来,他的身影便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0.8平方公里的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一天三次巡查,日行近三万步,用脚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在巡查过程中,他不仅沉下“身”,更沉下了“心”,发现防疫漏洞及时反馈,第一时间排除隐患。

  王松华同志积极发挥宣讲员作用,在下沉一线主动发声,引导村民科学抗疫,做好心理疏导。永新村有近两千名进城务工人员,其中上港集团的22名集卡司机生活尤其困难,由于已封控近两个月,部分人员已出现情绪不安的倾向,利用上门做抗原检测和中午吃饭时间,深入宣讲国家“动态清零”方针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与村委沟通,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确保了这个群体的稳定。当看到有村民集聚闲聊或口罩戴得不规范时,他都会用响亮清晰的声音,予以劝告,并耐心宣讲足不出户的重要性和病毒的危害性。


  把守村口 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

  “请出示出村证明材料,并进行登记”“请配合进行车辆信息登记,谢谢。”“请配合我们做一下抗原检测,谢谢。”……他是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是资深的正处级干部,但下沉至一线,他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全身心扑到防疫琐碎事务中,从村道口那一值守板凳上站稳了防控的第一道岗。“一桌一椅一笔一表、一只体温枪、一瓶消毒液”,是他工作的标配。“守好一道门,护好一村人”,是他坚守的信念。

 


  永新村紧邻长江,与长兴岛遥江相望,是越江隧道出入口浦东端的门户,交通十分便利,每天会有大量的集装箱卡车进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王松华同志找准工作着力点,对每一位进出的村民都仔细询问,从出入人员姓名、电话、进出事由、核酸报告查验等进行逐一登记,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为村民们筑牢村口第一道安全防护网。他严谨认真,敏锐察觉封控漏洞,在值守时多次拦截了不明来历的物资进村,并当即对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讲清楚疫情防控重要性,他深知只有严守村口才可确保一村平安。

 

  他身体力行,当好示范者,重活累活都挺身在前,年近6旬的他依然像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冲在物资搬运和分发的最前面,与年轻人一起传递每件二、三十斤的重的保供物资,即使在肩膀拉伤的情况下也轻伤不下火线,用三轮车为村民送去一份份抗疫物资。他主动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多层面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各环节,主动承担高东镇疫情防控舆情监控工作。在白天陀螺似的连轴转之后,在晚上九点多,他仍忙碌于密接者的转运和环境消杀工作,有时还需要与村委一道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制定明天的计划,谋划讨论疫情防控难点与重点……从凌晨到深夜,超长待机超12小时,这是王松华同志下沉入村后的常态,也是万千抗击疫情下沉干部每天工作的缩影。


  服务好群众 凝聚疫情防控“同心力”

  “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言行一致,行胜于言,心中装着人民,行动上为了人民,才能将党的宗旨贯彻落实好,才能夺取抗疫工作的全面胜利。”在下沉数日后,王松华同志感慨道。他用实际行动做群众的贴心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同村委干部一同深入村民,了解情况,竭尽全力协调解决各种现实困难,对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大的孤寡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对有基础疾病的村民反映的配药难问题热心地出谋划策,提出了解决方法;对因群租户比较多,而政府保供物资按户发放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他积极与村干部一道商讨解决,充分发动身边力量,主动联系外单位,先后多次为村里配送口罩等防疫物资,也为村民提供多种保障物资的选择途径。

  王松华同志作为党员干部,始终彰显人民情怀,筑牢群防群控防线。“这次下沉,我更加感到党为人民谋幸福背后沉甸甸的使命感。”面对甘肃籍务工人员阳性治愈返村时,他多方沟通和协调,想办法在村里给他解决了住处和一日三餐,并捐助了500元。面对承包24亩葡萄园的河南籍农民由于化肥、农药等农资短缺时,他积极联络农资供应点运来相关农资,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面对来沪打工的四川籍夫妇,由于疫情失去工作后想卖掉电瓶车筹措回家费用时,他四处打听,寻求帮助,最终为他们联系到了外高桥园区的保洁工作……面对这些朴实农民工的多次感激,他这样说道:“我愿意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王松华同志在永新村抗疫战斗还在继续,每每阅读他的工作日志,每一个数字、每一项任务、每一条建议,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故事,都凝聚着下沉干部的努力和汗水,彰显着抗击疫情的力量与温度,诠释着“全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