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开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看开大

上观APP:比招生计划扩招近一成仍一座难求,零学费、发证书的大学堂报班火爆、师资豪华

上观APP供稿2021-12-06设置

  上海工匠学院“匠心学堂”今年梅开二度仍一座难求,各行各业一线员工毫不浪费免费学习机会。

  报名火爆、名额秒杀、供不应求,社会大学堂再次开启“培训班”模式。“全市招、零学费、发证书、计学分”的“匠心学堂”,今年“五一”以来已梅开二度。继上半年第一期418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后,下半年第二期“匠心学堂”的450多名学员日前也圆满结业。

  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开放大学坚持将上海工匠学院的优质资源向社会开放,面向一线在岗职工每周末举办这一公益课堂。尽管比800人的招生计划扩招了近一成,“匠心学堂”仍可谓一座难求。每期8周16堂课,各行各业一线员工毫不浪费终身学习机会,接下豪华师资阵容传承的工匠衣钵。

【报名人数3倍于招募计划】

  要说“工匠学堂”在圈里圈外有多火,今年4月7日正式对外招募的第一天报名人数就达700多名,截至劳动节当天已有约2500名一线职工参与报名,3倍于两期合计的800个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开大工作人员进行了2000多次电话回访,一通又一通通话久久不能挂断,学员们主动介绍自己情况,并积极表达学习意愿。这一过程“打停”了2张电话卡,却越打越感觉正能量。

  他们中,留着大光头、常戴安全帽的张华,属于双重身份。这位来自高桥石化的54岁技师,3年前已是上海开放大学经管学院2018秋工商企业管理专科学员;如今,他继续报名参加“匠心学堂”,不仅成为首批学员,还成了首批师资,兼顾“台上台下”。

  凭张华的资历,可算是“老法师”,却依然选择当“新学员”。2018年夏,他以“上海工匠”的身份参加了“上海开放大学工匠进修学院研修班”学习,为期一周的培训让他有机会与中科院褚君浩院士、工程院吴志强院士、“抓斗大王”包起帆、中华技能大师徐小平等响当当的人物面对面交流。于是,同年9月,年过半百的他正式开启了上海开大求学之旅。所谓“教学相长”,在读期间,他被中石化总部聘为“技能大师”;另一方面,也被破格聘为上海工匠学院副教授,参与教学培训及援疆项目。

  “你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张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既当老师、又当学生,自己就是终身学习的活生生例子,与这个工匠大课堂毫无违和感。首期课程中,他主授“工作室有效运行”“技师七个‘能’”等,既有课堂内的实践理论,又有工作室的理论实践。“在我眼中,匠心的心,就是好奇心、空杯心、专注心等。”

  事实上,学员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技能能手,甚至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克服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按时听课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来自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学员汪小水刚下班,还来不及换工服就赶来学校听课,只为不错过一分钟;来自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学员任伟因出差来不及做核酸检测,坚持在学校门卫室收看线上课程,只为与大师见一面;甚至还有华域皮尔博格泵技术有限公司的一期班学员王鹏,听闻二期课程有许多新的主题,要求收看线上直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结业式上他们从上海市总工会周奇副主席和上海开放大学楼军江书记手中,接过上海工匠学院结业证书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存入证明。

【劳模、院士、企业家齐授课】

  “搞创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锲而不舍,另一条是打退堂鼓。”在讲台上,年届七旬的包起帆伸出他的双手,向前来听讲的各路学员“揭开”自己的伤疤。那是他拇指上留下的一处工伤,受伤时甚至见得到手指骨头,几十年过去了,但创口依然可见。

  曾经,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码头装卸工出身的中国工匠,不仅自己有伤,还因目睹工友在木材手工装卸过程致死的残酷事实,走向了创新之路,攻克了“木老虎”,也成就了“抓斗大王”,这40年来都在用平凡岗位上不断发明创造的故事,演绎“创新只有开端,没有终了”。

  作为“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工匠学院院长,包起帆连着为两期“匠心学堂”上第一课《上海工匠要为党旗争光、添彩》,他说自己“走过的是一条与共和国兴衰密切相依的路,也是一条中国工人在党的哺育下不断成长的路”。包起帆告诉学员们,“上海工匠学院推出‘匠心学堂’,就是把优质资源从‘现在工匠’向‘未来工匠’开放,使更多有志成为工匠的高技能一线职工利用周末时间走进校园,学习和了解工匠精神。”

  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了办好第二期“匠心学堂”,为了不让等待了半年的学员们失望,“匠心学堂”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每次课程50名学员通过网上预约来到上海开放大学面对面聆听大师讲座,其余400多名学员汇聚线上班级群收看直播。

  每期两个月的“匠心学堂”,课程内容涵盖了航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技术和工匠精神等多个方面。第二期的各方授课老师与首期一样,堪称“豪华阵容”。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同济大学教授张浩,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葛文耀,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冯恩洪、全国优秀企业家张敏及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王军、何光华、王曙群,还有大国工匠胡双钱及上海工匠谢邦鹏、张华等。

  “包老师这么繁忙,还能关注到我一个普通的员工,我很感动。老前辈的工匠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来自杜邦公司的第二期学员马耀凯课后给包院长发微信:“这次的‘匠心学堂’学习改变了我的思想。我虽然身在外企,但各位老师的讲座对我来说,是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来自上海民办华二浦东实验学校的学员张世超对老师说:“我是一位中学老师,在匠心学堂向大师们学习,将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教育他们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用匠心对待平时的学习。”

【学习中见匠心,残疾学员送锦旗】

  “我是一名聋人,刚刚进入单位工作的时候,学历只有中技。”来自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的吴建寅为了追求梦想,充实自己,提升能力,一边工作一边投入学习之中,完成大专、专升本学业。通过多年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他从一个“无操作电脑技能、无英语基础、无系统学过建筑专业设计”的“三无”手绘制图员,逐渐成长为一名建筑设计工程师,也成了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还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我听不见说不出,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我学习的脚步。”这次匠心学堂线上听课为主,吴建寅用手机APP讯飞听见的话音转文字功能来“听”课。不过,讯飞的准确度也受主讲人普通话标准程度、网络好坏影响。有一次参加市残联组织的市区聋协主席室外培训,和听课冲突,不得不先将手机挂着课,过程中难免断续卡顿,晚上抽空再用钉钉的直播回看功能,重新“听”课。“本职工作很繁忙,参与设计的地铁车站近期又要验收通车。但我也会做好时间管理,每一次都认真完成学习作业。”他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学员在每周学习中已然折射出自己的匠心。已获得“普陀工匠”称号的李栋是一名从小患病的听障学生,也是一位发型师。由于身体不便每次上课都需要妈妈陪同,妈妈坐在旁边耐心地帮他记录上课内容,用手语沟通老师上课的重点,回去再进一步“转述”给他。作为第一期学员,李栋不仅结业,而且获得优秀学员证书。为感谢“匠心学堂”给予的宝贵学习机会和在学习中无微不至的关心,李栋母子二人在第二期开班时送上锦旗,上书“匠心育人、大爱无疆”,祝愿“匠心学堂”越办越好。

  还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视障学员马超群,原先由女儿陪同来上课,却不想因为自己求学耽误临近中考的女儿学业。于是,邻座学员黄宏发现了他的难处,自愿担任起陪同任务,上课时辅助他课堂录音,下课后多开60公里路送他回家,还帮助他顺利提交作业。

  每一个学员信息背后藏着的鲜活故事,都是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上海开放大学表示“匠心学堂”要用心办、持续办,努力为每一位想成为工匠的一线职工服务,助力更多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助推更多城市未来工匠的脱颖而出。校党委书记楼军江说,将和上海市总工会一起把“匠心学堂”一期一期办下去,为全社会劳动者敞开学习大门,“相信未来的上海工匠就在今天的学员中。”


网址: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30051

上观APP:比招生计划扩招近一成仍一座难求,零学费、发证书的大学堂报班火爆、师资豪华.jpg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