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速递

上海市文教结合2017年工作要点

发展研究部供稿2017-05-10设置

  2017年,本市文教结合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策,按照本市文化、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部署,大力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彰显文教结合影响力与辐射力,服务本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服务。
  一、工作目标
  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部署安排,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遵循“以文化人、以艺育人,打破围墙、资源共享,创设平台、品牌辐射,培育孵化、动态调整”的思路,全面落实《上海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在既定“五大计划”的框架下,对接文化和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集聚资源、聚焦重点,重点引进培养更多高端紧缺文艺人才,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和高校艺术学科发展能级,提升师生文艺综合素养,服务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支撑本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师生人文综合素养普及提升计划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弘扬
  推进主流文化进校园。融合国防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邀请三大军乐团走进上海高校演出爱国革命歌曲,传递正能量。开展军乐走进中小学活动,将革命历程、革命精神以艺术形式感染学生。
  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推进文艺院团走进高校演出170场以上、走进中小学演出200场以上,受益师生10万人次。推进“百场昆曲进校园”和京剧、沪剧进课堂等,对接落实传统戏曲振兴工程。通过品牌化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让学生在校园内接触优秀文化,走近艺术,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感受力,提升思想情感,培养兴趣爱好。
  开展青少年“非遗”传习体验与校外展示实践。组织专业力量对57个“非遗”校园传习基地学校加强指导,提升传习质量。以多种形式增加“非遗”校园传习基地学校,让更多学生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依托“上海大世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非遗”传承、体验、展示和校外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传承“非遗”文化,向全社会展示校园“非遗”传习成果。
  推动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部市共同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教育项目,开展文物博物馆行业与教育跨界融合,挖掘文物资源蕴含的科技历史文化价值与时代精神,进行创作、创造和创新,为学生提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开发建设“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传播展示平台,培育建设“双创空间”。推动部市共建上海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集成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文博单位的文物资源,围绕文物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科学和技术前沿问题,开展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
  拓展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将艺术场馆现场教学的范围由美术拓展到其他艺术类别。推进相关艺术场馆与教育部门联手制定年度现场教学计划,利用艺术场馆的艺术教育资源,根据美术普及教育、美术特色学科建设等工作重点,研发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资源包,搭建覆盖更广泛、活动更生动的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并与学校艺术类课程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衔接。
  2.上海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素养推广
  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书香校园优秀阅读案例征集,举办教师阅读指导培训。
  建设阅读推广平台和阅读活动品牌。创建上海学生阅读与推广联盟,开展“阅读小达人”在线阅读体验、电视嘉宾导读、中小学情境化阅读、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诵读展演、“少年绘演说”等阅读活动。
  开展阅读推广专题展示活动。依托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展“悦读阅美·书香伴成长”主体阅读推广专题展示,整合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的优质阅读资源,集中宣传展示书香校园建设成效和退镀推广活动的经验成效。
  (二)实施紧缺文艺人才引育计划
  3.学生艺术实习实践
  全面建设上海学生艺术团联盟。优化上海学生合唱团、学生交响乐团、学生民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戏剧团五大市级学生艺术社团的联盟体系。完善培训制度,提升团员的艺术水准。创造实践展示平台,依托各类文艺节庆活动为学生艺术团搭建高水平展演契机,支持学生艺术团赴国内外开展交流演出,开阔艺术眼界。
  深化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建设。深化“大剧院—上音”艺术实践基地、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艺术实践基地、上海青年歌剧团艺术实践基地、上海青年舞蹈团艺术实践基地、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艺术实践基地6大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基地对艺术学生辐射服务面,深化学生艺术实践的水平与质量,重点提高学生对艺术创作、艺术展演的参与度。
  持续推进艺术院校“开放周”。支持上海戏剧学院开展第五届“青年艺术创想周”,重点引进欧洲优秀戏剧艺术,吸引更多更高水平演出团体参与,吸引文艺爱好者、在沪外籍人士、国内外艺术界专业人士、各演艺团体及艺术家来校观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开放度。支持上海音乐学院开展“音乐开放周”,在校内外精心策划并面向市民展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音乐展演活动,普及传播音乐艺术。
  承办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活动。依托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承办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做好全国范围近百支代表队数千余名少年儿童参加展演活动各项安排。
  4.高端紧缺文化艺术人才引进培训培养
  常态化推进紧缺文艺人才培训。以实施“麒派人才培养计划” 为重点,开展紧缺文艺人才培养培训,支持上海京剧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共同推进麒派人才培养“后五年计划”,重点学习周信芳新创剧目,培养青年麒派人才。
  分类建设若干艺术人才工作室。依托高校建设15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紧缺文艺人才创新工作室,从海外、本市以外和本市教育系统以外引进一批高端紧缺文艺人才,开展文教跨界服务。依托教育系统相关单位建设3-5个中小学艺术教育名师指导工作室,从本市文艺院团引进若干文艺名家及其工作团队,走进中小学校园,加强对学校文艺教育教学的指导。
  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进14个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生、培养、课程和学制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人才。
  5.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机构建设试点
  建设一流电影学院和美术学院。支持上海大学在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的框架下,加快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依托环上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探索启动建设中美电影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中心、上大电影拍摄基地,聚焦“城市公共艺术”和“国际当代美术”两个学科方向,提升对接影视、美术产业能力和艺术学科水平。
  优化“两团两校”舞蹈共同体。进一步支持上海歌剧团、上海舞蹈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舞蹈学校依托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进一步强化融合,加速打造融演出、教学、创作、研究、比赛、交流于一体的舞蹈共同体。
  打造若干产教跨界融合机构。按照《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关于文艺学科的整体布局,支持和推进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国际新媒体学院3个高校二级机构试点建设,探索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综合预算管理模式,探索文艺领域产教融合新机制。
  (三)实施文艺平台打造与提升计划
  6.学生艺术实践平台建设及与本市重大文艺节庆对接
  对接上海国际影视节。举办2017年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秉持“大学生自主办节”理念,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历届获奖作品巡展落地单位数量,扩大辐射服务范围。加强上海国际影视节实践育人平台建设,让大学生深入国际影视节台前幕后,体验和理解最真实的影视创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搭建大学生影视作品推广专区,邀请优秀学生电影作品创作者参加展会,搭建未来导演和媒体优秀人才合作创业的桥梁。
  对接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展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活动,依托优质国际演艺资源汇集契机,推进学生进剧院参与艺术实践,对话艺术大师,了解台前幕后,实现“演”与“观”双向沟通。支持部分艺术专业学生与国际一线艺术创作者表演者同台演出,更高水平开展技艺交流与艺术教育普及。
  对接上海夏季音乐节。继续依托上海夏季音乐节举办国际学生音乐团体演出、国际青少年夏令营、青少年志愿者及职业体验外等品牌活动。开展互动音乐工作坊、学生节日乐队等活动,打造学生音乐实践大平台。
  对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依托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举办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为声乐专业学生搭建展示声乐演唱水平、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
  7.学生美育发展常态化展示
  推进学生美育活动“月月演”。依托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分类、分项目、分地区开展“梦想舞台——上海青少年艺术展示月月演活动”,依托区域地标性建筑群,开展 “民族文化传承体验”实践主题活动、“民族技艺我传习”活动、戏剧戏曲才艺展示等。组织青少年工艺美术传习者开展“陶艺文化夏令营”等。联合上海音乐电台开设少儿歌舞剧体验项目,以最新原创少儿舞蹈音乐剧片段与经典传统美德故事相结合为主题,讲述中国故事。在此基础上,举办上海青少年艺术节,集中展示上海青少年艺术风采。
  打造学生“艺术课堂”品牌。依托电视媒体依据学校美育教育目标任务,制作“艺术课堂”教学节目,邀请中学艺术教师、艺术家、知名艺术人士,采取多样化互动授课形式,对课堂美育教学作广度深度延展,把线下教学向线上延伸,发挥学校美育的辐射力。
  8. “汇创青春”—上海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
  开展第二届“汇创青春”上海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环境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互联网+文化创意等类别,集中展示全市高校大学生文化创意,将学生文艺创意作品推向社会,让社会检验高校教育教学成果,用教学成果服务大众, 打造校园创意、创新与文化产业园区对接的桥梁,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9.高水平学术期刊与出版品牌培育
  实施高水平高校学术期刊支持计划。继续分类支持高校学术期刊发展,促进现有4本高校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排名进一步提升,力争新增1-3本高校学术期刊入选ESCI数据库,4本左右的高校学术期刊在国内核心数据库排名显著提升。
  实施高校重大出版工程支持计划。结合上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重点支持对科技文化、国防建设等领域有重大意义的高校科研项目成果出版,支撑相关学科发展,推进一批支持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资金资助范围。启动优势课程数字化开发与应用四期建设。
  (四)实施校园文艺创意创作支持计划
  10.校园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与校园大师剧创编巡演
  搭建校园大师剧创编巡演平台。指导学校挖掘大师素材,扶持创编大师剧剧本,排演上海教育界大师事迹,以艺术形式传播教育正能量。年内扶持新剧4部、在上海高校公演校园剧4场。赴部分省市高校公演校园大师剧,传播上海教育故事。
  开展校园原创文化作品支持计划。鼓励和支持文艺作家创作更多以教育系统和校园生活为题材的文艺影视作品,讲述校园故事,传播教育声音。鼓励和支持师生开展原创文艺作品创作,弘扬社会新风尚。
  (五)实施“互联网+文教结合”计划
  11.校园彩虹电影院线
  建设一批校园彩虹影院。指导学校按照本市上海校园数字电影院线放映场所配置参考标准,兼顾数字电影放映要求和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需求,利用学校自身现有场地和设施设备,以较低的投入完成彩虹影院放映场所改造任务。
  启动电影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启动中小学电影艺术教育指导纲要研制,形成分学段、分年级的电影艺术教育指导纲要;启动中小学电影艺术专题课程开发,编制分学段观影推荐目录,组织学生开展影评、电影艺术赏析、电影制作等教育活动。
  搭建学生助人育人平台。支持高校试点建设不同规模的校园彩虹影院,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运行、自我服务的助学育人平台,成为大学生开展电影赏析、电影评论、社团活动等活动的基地。
  启动上海电影育人联盟筹建。依托高校、影视机构、媒体等单位,汇聚影视名家、电影产业权威人士、教育专家、资深影评人士、电影艺术创作者等专业力量,成立上海电影育人联盟,为充分落实电影的育人功能提供内容支撑、智力支持、咨询服务。
  12.上海青少年文化地图
  构建上海青少年文化地图掌上平台。打造汇集全市数千家文博场馆资源的智能终端(APP),正式上线运行。年内新增300家以上文博场馆接入该终端,形成集智能检索、智能服务、在线购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博场馆资源导览“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师生和市民观展。
  做好智能终端使用的宣传推广。以多种形式、各个渠道、各类载体宣传推广上海青少年文化地图APP,让学校、家庭、师生和全社会了解、熟悉和使用该智能终端。
  三、组织实施
  13.文教结合过程管理、督促评估与舆论宣传
  开展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年度文教结合项目全覆盖的过程跟踪、督促检查和工作推进,确保年度项目按时完成。
  开展实施成效绩效评价。建立文教结合项目结项报告制度,所有文教结合项目须于2017年底前提交结项报告。按照《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年度各个项目的实施成效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
  开展文教结合工作宣传。宣传报道文教结合标志性成果和制度性安排,发挥制度创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服务,营造文教结合改革创新的舆论氛围。

最近信息
返回原图
/